中国林业网6月28日讯 如果仅以数量衡量,人工繁殖的扬子鳄似乎距家族兴旺已不遥远。但现实却很骨感:目前全国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仅150多条,仍然未摆脱极度濒危状态。
为早日实现野生扬子鳄种群的复兴,林业人从未停止他们的努力。日前,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启动野生扬子鳄种群及栖息地调查,将用5个月时间对扬子鳄保护区及周边毗邻地区的扬子鳄种群数量、分布动态、栖息地现状等进行清查,为扬子鳄野外保护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何时能实现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的复兴?或许,林业人的行动又向目标迈进了一步。
技术手段最先进的一次野外调查
此次调查,是继2015年野生扬子鳄资源调查后的又一次全面普查,也是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后的第八次规模化调查工作,但却是与众不同的一次野外调查。
在电话中,安徽师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扬子鳄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吴孝兵对记者说:“此次野外调查工作是历次扬子鳄野外调查中最规范、最标准、技术手段最先进的一次。以‘鳄类鸣声回放法’‘鳄类环境DNA检测法’为代表的最新科研成果将应用于此次调查。”
由安徽师大、安徽GEF项目办提供技术、资金支持的此次调查,将对近3年监测到扬子鳄活动的水塘、河渠、沟汊进行重点调查,并对5年来曾发现扬子鳄活动踪迹的潜在区域进行常规观测,同时对历史上曾有扬子鳄分布的县区进行跟踪补充调查。通过调查,准确掌握扬子鳄野生资源的数量、分布及栖息地状况,以及扬子鳄野生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建立扬子鳄野生资源连续性档案。全部调查工作将于10月底结束。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荣在电话中对记者说:“野外调查不仅是一次摸清保护区‘家底’的重要机会,也是真实反映保护区野外保护成果、检验保护成效的一个重要手段。野外调查结束后,保护区将继续做好扬子鳄孤立个体和不繁殖种群的扩繁工作,采取人工辅助措施来提高野生鳄的孵化成功率和幼鳄的成活率,在保护区周边社区集中开展野生动物资源知识宣传普及,对危害野生扬子鳄安全的违法行为进行集中清理整治。”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的雏鳄。洪小卫摄
多种因素造成野生扬子鳄种群增长缓慢
扬子鳄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因自然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干扰等多种因素,其分布范围逐渐缩小,种群数量锐减,目前零星分布于皖东南地区和皖浙交界地带。
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扬子鳄种群繁育基地。1979年,保护区成立后从野外收集到212条扬子鳄开展人工繁育试验,1982年扬子鳄人工繁殖首次获得成功,1986年完成繁殖保种的任务。1988年,保护区人工繁育扬子鳄总数超过2000条,人工繁育的子代鳄性成熟开始产卵并孵出子二代鳄,并完成人工饲养繁殖条件下“鳄-卵-鳄”的生命周期,标志扬子鳄人工繁育获得成功。
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朱红星说,随着繁育技术的完善和成熟,保护区扬子鳄的人工种群数量不断增加,目前人工繁殖扬子鳄超过1.5万条,并且具备年产幼鳄2000余条的繁育能力,子二代、子三代鳄的数量也迅猛增加。
而最近一次野外扬子鳄资源调查显示,目前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仅150多条,是野生大熊猫数量的1/10,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这与种群数量庞大的人工繁殖扬子鳄形成明显的对比。
为何野生扬子鳄种群数量增长如此缓慢?
极端气候变化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如久旱不雨后,农业生产用水势必大增,就会造成野生扬子鳄缺水死亡或被迫迁移,导致其种群形成隔离状态及更为严重的斑块化。目前,现存的野生扬子鳄主要栖息于皖南低山丘陵区和连接湖泊河流圩区,雨季如果发生极端降雨,洪水会直接冲走幼鳄并毁坏其越冬洞穴。在冬季,如发生极端低温或大量雨雪,会直接导致体质较差的野生鳄在越冬期间死亡。
其他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目前,现存野生扬子鳄大多数分布于人口密度较大地区,尤其在农作区,由于农业生产使用的农药、化肥、除草剂、灭鼠药及灭螺药等,导致螺蛳、河蚌、鱼虾等死亡,不仅造成扬子鳄食物匮乏,而且如扬子鳄误食有农药的死鱼虾等,同样会导致野生扬子鳄的意外死亡。安徽师大副教授、扬子鳄保护生物学研究团队成员晏鹏说,在历次调查中,都发现过扬子鳄栖息地存在违法下地笼、电打鱼、龙门阵等现象,这不仅造成鱼虾等大量死亡,还直接对野生幼鳄及亚成体造成直接威胁。
目前,安徽扬子鳄保护区分8个片区,除宣州区夏渡片区外,其余有野生鳄分布片区间的最近距离都超过十几公里,而同一片区内的不同分布点同样相距较远,少数分布点仅有一条或几条扬子鳄,增加了扬子鳄个体间繁殖配对难度。此外,野生扬子鳄的幼鳄保存率较低,一般仅为1%左右,这也是限制扬子鳄野生种群数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野外放归为扬子鳄种群壮大创造条件
2002年,国家林业局启动扬子鳄野外放归自然工程,通过将人工繁育的扬子鳄放归到野外,复壮野生扬子鳄种群。
晏鹏说:“扬子鳄野外放归首先要把人工繁育的扬子鳄集中在野外一片固定区域,通过模拟扬子鳄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野化训练,使其逐步适应野外环境。然后,再根据野外放归年度计划,挑选健康强壮、适应力好的扬子鳄放归到野外,让它们自行觅食、自然生活和繁衍,最后逐步形成野外种群。”
人工繁育的扬子鳄能否在野外顺利存活,必须综合考量并满足其各种生存条件才能获得最后成功,选择适宜的放归地最为重要。扬子鳄的栖息地应有水位长期稳定且有鱼、虾、螺和蚌的沟、塘、水库等,水边周围要有植被生长,满足扬子鳄上岸栖息和营巢孵卵的需求。同时,栖息地未受到有毒化学物的污染,人为干扰程度低。
在对扬子鳄栖息地全面调查的基础上,经国内外鳄类专家的充分论证,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郎溪县高井庙林场作为扬子鳄放归地点。高井庙林场曾是扬子鳄的分布区,栖息地的环境易于恢复建设。由于这里是丘陵山区,人烟稀少,人为干扰程度低,而且植被覆盖率较高,可为扬子鳄繁殖及冬眠提供良好的环境。
今年5月9日,在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的高井庙野外放归区,又有6条人工繁殖的扬子鳄缓缓爬入水中,正式开始野外独立生活。此次放归的6条扬子鳄,是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1.5万余条人工繁殖种群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按2公4母的比例搭配,每条扬子鳄都配有可进行身份识别的电子芯片。这些扬子鳄都被抽取了血样,建立了个体基因档案,为后续科研监测提供科学依据。这是该保护区第14次实施扬子鳄扩大野外种群放归自然活动。至此,我国成功放归野外的扬子鳄总数已达108条。从目前监测情况看,这些放归野外的扬子鳄已适应了当地生存环境并开始生儿育女,目前已累计产卵12窝210枚,自然孵出幼鳄106条。(作者: 王鹤)